近日,我院方双喜教授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发表题为《Large Chinese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的论文。这是我校教师首次以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研究成果。
该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地面、高塔、卫星等多元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结果,结合Geos-Chem全球反演模式,估算2010至2016年间我国大陆生态系统(森林、草地等)每年吸收约11.1±3.8亿吨碳,约占我国大陆地区年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45%,明显高于国际社会当前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总量的估算,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以及夏季整个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已经建立了在越来越大的地区快速造林的模式,在过去的10至15年中,省级森林面积每年增加0.04万至44万公顷,有效的增加了CO2吸收量。该结果印证了我国在应对温室气体节能减排、开源节流方面的成效。
通过多元观测数据结合反演模式,以直观和快速的方式反映“排放”或“留存”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已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纳入《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增补指南》,是评估及验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世界气象组织也正在开发“全球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系统”,旨在结合全球大气观测网络结果和反演模式,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供决策参考的减排依据和措施。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49-9
来源: 环境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文:蔡佳燕 日期: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