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下午,我院在莫干山校区举办了碳中和论坛第3期:环境废弃物转化成高纯度碳材料及在储能器件的应用。论坛邀请了台南大学材料科学系主任林建宏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主题报告。研究院副院长梁初教授出席并主持会议,全校多个学院/研究院师生参加。
林建宏作题为《环境废弃物转化成高纯度碳材料及在储能器件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将环境废弃物转换成高值化的材料是一种有潜力、有多重应用性,且有效产生永续碳材料的废弃物回收方式,如水质净化、储能及催化剂担体等。利用废轮胎及多种生物质废弃物,研发出一种孔洞可调整的高纯度多孔炭制备方式,是具潜力且有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显示,比微孔多的炭材(AC1800,AC1200)及两种商业多孔碳(YP-50及ACS20)具有更优良的储能效果。以环境废弃物来制备孔洞可调性的多孔炭,可以用作高效能的储能应用,值得关注及持续投入相关研发。
林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现场师生踊跃发言提问。林教授就所提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本次论坛的召开,明确了双方科技合作的意愿,拓展了科技合作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了我院“碳减排与碳监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专家简介:
林建宏,台南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学智能半导体与永续制造学院兼任教授。美国Rice University博士后,法国ENSCMu大学博士后,德国IFW-Dresden访问学者,四川轻化工大学访问学者。台湾中橡公司-研发处项目经理、台湾碳材料学会-常务理事。获2013-2020、2022、2023台湾科技部大学校院优秀人才奖励,2023台湾碳材料学会-杰出贡献奖,2024绿能转换永续未来-智慧科技创意竞赛第二名等。
研究方向为:1.超级电容器;2.钠电池负极材料开发;3.CO2转化反应再利用。研究兴趣为铜纳米颗粒成长碳纳米管、碳缺陷成长碳纳米管、导电碳黑的开发、碳黑在电动车用轮胎补强机理探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碳材料的作用机制、环境及生质废弃物转换成储能用2D多孔纳米碳及硬碳的制备与机理研究、多孔碳膜的制备及海水淡化研究、CO2的捕捉及再利用于储能碳材料、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及氢能、可绕曲导电水凝胶制备与应用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JACS, ACS Nano, Carbon, Chem. Commun., Nanoscale, Chem. Mater.,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J. Environ. Chem. Eng., Energy Technol., Energy & Fuels.等SCI期刊等46篇,h-index 20/i10-index =34。
会议现场
梁初主持会议
林建宏作报告
师生提问